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
看新聞後自問兩個問題:
- 現在你更了解這個世界了嗎?
- 對事情能做出更明智的判斷了嗎?
答案都是「並沒有」
不看新聞的好處:
- 更高的生活品質
- 更清晰的思路
- 更具價值的觀點
- 更少的緊張焦慮
- 更好的決斷力
- 更多的時間
- 不會錯過任何重要的事
看書:看完一本書後,緊接著再讀一遍,中間不穿插閱讀其他書籍。連續閱讀一本書兩次的效力,不僅雙倍於只讀一次,以我(作者)的經驗來說,效力甚至可高達十倍(真的假的?)
三十天不看新聞。一開始不看新聞,你會覺得不安,撐下去!
...慎選新聞內容。我們可以只選擇具有新聞價值的新聞來消費,把其他的全擱在一旁...但是想要判斷一條新聞值不值得讀,我們就必須讀它...可以把選出最重要新聞的任務交給專家嗎?記者只在意這條新聞是否引人注目,讓廣告能賣出去而已
沒有任何新聞是重要到沒有它你就活不下去的,問問自己有哪條新聞真的對你有幫助?一本好書對你的生活與幸福的價值,千倍於不計其數的新聞。
你的專業領域已經有太多東西要記了,不需要知道候選人說了什麼、哪個藝人戀愛了分手了結婚了離婚了生小孩了外遇了
看新聞浪費時間。閱讀新聞本身浪費時間,新聞看完後重新回到先前的事情,需要一段時間醞釀,新聞畫面會在腦中陰魂不散一段時間,反覆打斷你的思路。
簡短一分鐘的新聞影片無法完整交代來龍去脈,書本和長篇文章才能。
新聞讓自律神經保持忙碌,促使身體分泌壓力荷爾蒙,它會削弱免疫系統,抑制生長激素的製造。所以在消費新聞時,你等於讓自己置身在一個壓力鍋當中,而長期的壓力又會導致消化機能與生長機能(細胞、頭髮、骨骼等)障礙、緊張不安以及容易感染疾病。新聞消費的其他潛在副作用,還包括焦慮恐懼、具侵略性、眼光狹隘與情緒上的無感。簡單說,新聞消費者等於是拿自己的身心健康在開玩笑。
新聞報導:「因為 X,台北股市跌了 1%」,實際上有幾十個原因互相作用,所以沒人知道真正的原因。新聞為了在短時間內把事情說完,省略只剩下一個原因,結果誤導觀眾。烏俄戰爭發生的確切原因也是如此,除非你是普亭本人,否則不知道真正的原因。
你可以自問:上個月最重要(但目前以不再被報導)的十則新聞是什麼?大部分的人連五則都說不出來。為什麼你要消費某種對自己的知識全無貢獻的東西?
新聞造成負面情緒,而且大多是我們改變不了的事,會產生習得的無助,造成膽怯、消極、被動、對新事物排斥反感。
新聞會毀掉內心的平靜。新聞報導都是負面的,擾亂你內心的平靜
心得:簡單來說,不看新聞,可以保持內心的平靜,積極主動樂觀,省下看新聞的時間用來看有趣的小說漫畫和有用的書(程式設計、美術)
News is bad for you – and giving up reading it will make you happi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