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轉到

數學思考

第一章

特殊化:用例子來了解問題

有系統的特殊化:

  • 最小的四位回文數是什麼?1001
  • 次小的呢?1111
  • 一個回文數如何變成另一個?1001 + 110 = 1111

自己寫筆記

紀錄自己的經驗,使它們不會遺失,且能便於稍候的分析和研讀。紀錄經驗同時也幫助你注意那些經驗,且能增進你的數學思考力。

記錄三件事:

  • 解題過程中,你所想到的各個重要點子
  • 你想做怎樣的嘗試?
  • 你對它有什麼感覺?

總結以上三點,自己的經驗是**任何念頭和想法都先寫下來。清空腦袋,才有餘力思考**。事後反思會發現,看似不起眼的一句,常常是解題關鍵。寫下來就不會去想「剛剛好像想到什麼?」後悔沒寫下來。寫下來就不需要耗費腦力記憶它,看著這些想法,然後分析思考它

不要因為有大量的東西要記而放棄。一開始會很懶,覺得真的有必要任何想法都先寫下來嗎?但是寫了一句,就能寫第二句。而且慢慢發現筆記很有用,就會寫下去

特殊化的功用有:

  1. 輕易地獲得對問題的感覺
  2. 有系統地為一般化打好基礎
  3. 檢驗一般化的結果:寫下規則後,可以用你認為不太可能成功的方法進行嚴苛的考驗

使用**要點字**幫助你寫出有用的筆記

STUCK

你發現自己卡住了,寫下 STUCK。寫下為什麼卡住了,可以幫助你繼續進行下去,例如:

  • STUCK,我不了解某某某是什麼
  • STUCK,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找到規則
  • STUCK,我不知道該如何...
  • STUCK,我不知道為什麼...
  • STUCK,我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辦

AHA!

不論何時,當你想到一個點子或你認為發現了什麼,把它們記下來。例如:

  • AHA!試試看如果那樣的話會怎樣呢?
  • AHA!可能...
  • AHA!但是為什麼...

CHECK

  • 立刻檢查任何計算或推理
  • 利用幾個例子檢查你所發現的「法則」(特殊化)
  • 檢查你的解法是否能解決原命題

REFLECT

題目解的差不多了,不管有沒有成功解答,花一點時間反思 REFLECT 發生過什麼事。它可以幫助你在幾天後鮮明且有效率地回想你做了什麼,反思過程中,困難也常常被解決。所以不需要全部做完才反思,可以解題到一半休息時反思

  • 發生過什麼事
  • 寫下重要的想法
  • 寫下你記憶中引人注目的時刻
  • 確實地仔細思考你在這一題中學到了什麼

第二章

大部分的人無法適切地解題,正是因為對「進入」和「回顧」不夠重視

解題分成三個階段:進入、攻擊、回顧 (Entry, Attack, Review)

進入

確實詳讀題目,圈起關鍵處,進而特殊化,以回答以下三個問題,回答的次序並不重要:

  • 已知:題目給我什麼資訊?
  • 所求:最後的目的是什麼?
  • 引入:使用什麼符號紀錄特殊化的結果

特殊化的結果必須排列整齊,方便後續查看。可以在反思階段重新抄寫一遍,會整齊很多

攻擊

回顧

重新抄寫混亂的筆記,變成整齊扼要的說明,讓人很容易了解整個過程,對於增進數學思考能力是很有幫助的。(以下的 1 和 2)

  1. **檢查 Check**解答
  2. **反思 Reflect**關鍵想法與關鍵時刻
  3. **推廣 Extend**到更一般的情況

第三章

如果你

  • 看著答案紙、題目或望著天花板發呆
  • 抗拒計算或其他動作
  • 無法繼續進行而漸漸緊張甚至恐慌
  • 不知從何下手而感到灰心

表示你卡住了。寫下 STUCK,承認你卡住了。如果你想稍微休息一下,記得要先盡可能記下是什麼阻礙了你,以免回來時忘記了!

第四章

攻擊的主幹:猜想

題目「連續數字和」筆記最後的回顧:

  1. 有系統地特殊化(整齊排好很重要!)
  2. 仔細觀察筆記,有耐心地寫下想法,想到什麼就寫下來(STUCK and MURMUR)
  3. 寫下猜想
  4. 檢查猜想 ==> 回到第一步(CHECK)

MURMUR:AHA! 對我來說是「想到解題的關鍵」,但是數學思考書中的意思則是「想到什麼就寫什麼」,我覺得改成 MURMUR 比較貼切

留言